内蒙现代化交通体系助力首府发展
如今的呼和浩特,公路、铁路、飞机,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高速公路覆盖了周边所有城市,动车铁路在草原上蜿蜒,出国的航班每天定期开航,如今的呼和浩特通过现代化的交通已经与世界联通。
高速公路从一条线变成一张网
说起呼和浩特市的高速公路发展,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的刘主任拿起一张A4纸和一支笔,在纸的正中间写下“呼市”,在“呼市”的上方画了一条横线,写下“G6”。刘主任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2001年以前,我市就这么一条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当年也是全国5个自治区里唯一的一条高速公路。随后,刘主任在这张草图上绕着“呼市”画了一个圈,向南画了两条线,向北画了一条线,在原本的“G6”这条线上重重的描了几笔。刘主任说,现在呼和浩特地区的高速公路完全从一条直线变成了一个公路网,这还仅仅是高速公路的发展,如果再加上省道、国道这样的一级公路,整个呼和浩特地区向外的通行公路完完全全就是一张大网,可以说四通八达。
2014年以前,山西的游客如果想来内蒙古旅游,要么走国道,要么去河北绕一圈走G6高速,现在呼朔高速的开通,从呼市直接就去往山西方向了,比原来缩短了一半的时间。
呼大高速的开通,让呼市、包头、鄂尔多斯三个城市通过高速公路连成一个圈,为三个城市的联通奠定了基础。而呼武公路下行线高速公路的开通,打通了呼市向北的快速交通,实现了呼市四个方向通高速路的目标。
草原动车为呼和浩特市经济提速加力
从1921年京绥铁路通车至绥远(今天的呼和浩特),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京包铁路、包兰铁路打通西北铁路通道,草原铁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呼和浩特火车站始建于1921年,是一等客运站,肩负着服务各族旅客和展示内蒙古自治区靓丽形象的重任。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呼和浩特火车站先后经过大大小小多次改造,逐渐形成3台5线的站场格局,占地6500平方米的候车大厅、200平方米的自助取售票厅以及可容纳157辆汽车同时停放的智能化停车场和机动车30秒免费环形通道,已基本能够满足当前春运、暑运、中秋、国庆等客流高峰期旅客出行需求。
2015年1月8日,内蒙古集包线开行动车组列车,草原铁路跨入“动车时代”。在2000年以前,呼和浩特至北京的列车最少需要13个小时,而现在,乘坐呼和浩特至北京西的Z316次列车,全程仅需要6小时。正在修建的内蒙古首条新建高铁呼张铁路2018年将开通动车,届时只要3个小时就能到达北京,真正实现早上去,晚上回。
现今,从“草原皮都”乌兰察布、到“魅力青城”呼和浩特、到“稀土之都”包头,再到“世界藻都”鄂尔多斯,已经开通并运行的集鄂线动车组,催生呼、包、集、鄂四地的经济新格局,为四城之间的经贸、旅游、物流等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现在以首府呼和浩特为中心,与其他三个城市之间的往来只需要一个小时,一小时经济圈不再是构图,已经变成了现实,草原动车正在为内蒙古的经济提速加力。
呼和浩特机场每天200多架飞机起降
2006年到2016年,呼和浩特机场在持续变革、探索创新、快速发展中走过了十年。2006年的呼和浩特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刚刚突破150万,日均起降航班50架次,10家航空公司参与运营呼和浩特航空市场,开通航线48条,通航城市37个,而国外航线仅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实现定期通航。
那时的呼和浩特,每天3个航班飞上海;广州、深圳、西安、南京等国内重点城市每天仅一个航班;每天有9个航班飞北京,航班上的大多数旅客都是通过北京中转至其他城市。呼和浩特至区内各盟市的航线更少,呼和浩特至赤峰、通辽、海拉尔、乌海每天一班,呼和浩特至乌兰浩特、锡林浩特每天还不足一班。
2016年,呼和浩特机场每天5个航班直飞深圳、西安、郑州、厦门等重点城市,区内海拉尔最高时达每天16班,赤峰每天10班,通辽每天8班,其余盟市每天也在3班左右。国际航线也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如此,呼和浩特机场的运营机型也在不断变大,空客330,波音747、787等宽体客机成为呼和浩特机场的常客。9月初,海南航空将最新引进的波音787-9型、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宽体客机投入呼和浩特航空市场。
2016年,呼和浩特新机场已经通过国家审批,开工及投入使用也指日可待。未来的呼和浩特,将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枢纽机场,并为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新闻来源:内蒙古频道
更多交通新闻资讯敬请关注:Bus365汽车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