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公航旅集团在临渭高速项目全程引进信息化管理
近年来,智能信息化技术与工程建设结合的越来越紧密,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24h无人值守信息采集,实时对过程中出现的偏离、异常等进行报警提示,通知相关施工过程的参与者及管理者,激发涉事各方及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相对传统方式,智能信息化技术将问题的发现提前,避免了问题发现滞后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及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为此,甘肃省公航旅集团在临洮至渭源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全程引进信息化管理。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于2012年批准建设临渭高速项目,甘肃公航旅集团甘肃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为该项目法人,成立项目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现场管理工作,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为74.72亿元,预计今年12月下旬建成通车。
该项目起点位于临洮县曹家沟,接已建成通车的兰州至临洮高速公路,经玉井、会川、渭源,止于路园镇,接天水至定西高速公路陇西至渭源连接线和正在建设的渭源至武都高速公路,路线总体走向由西北向东南,路线全长62.667km。全线在玉井、会川、渭源3处设置互通式立交和匝道收费站,全线共设上湾服务区1处、渭源停车区1处、高速公路管理所1处、养护工区1处。
“临渭高速公路位于黄土高原陇中黄土高原区,区域内海拔高低悬殊,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通车后连接兰临、天定,未来还将连接渭武,在服役期间必将面临极其繁重的交通量,客观情况需要高质量的路面。综合考虑种种不利因素,为了在有限的工期内交付品质优异的工程,开展智能信息化管理很有必要,我们通过智能化信息技术,规范路面施工操作过程,以质量保进度。”甘肃省公航旅集团临渭高速LWLM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常务副经理钟世林在分析临渭高速建设情况时说。
据甘肃省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魏晓春介绍,智能信息化管理是国内外高等级公路施工质量管控方面近几年迅速发展的全新的管理体系。系统运用互联网+技术的方式,实时采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数据,并且不可人为干预的进行分析处理、上报、预警等。临渭高速项目智能信息化管理也是首批对接甘肃省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信息化监管总平台的路面工程项目之一。
“加强技术引领和运用信息化手段是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五化’(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理念一个重要方面,为进一步延伸信息化的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深度,我们在信息化模块上也进行了深入的尝试,信息化模块范围涵盖了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各个关键环节,打破了以往公路建设信息化中应用范围窄、局限性强、深度不足的现象。” 甘肃省公航旅集团临渭高速项目办副主任段兴民说。
据段兴民介绍,该项目将所有信息化管理模块有效的结合管理,组成临渭项目路面施工“全过程动态质量监控系统”,系统可对改性沥青加工、原材料运输、水稳混合料及沥青混合料生产、混合料运输、现场摊铺碾压等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并将监控数据实时上传至系统服务器,项目管理者可通过远程实时查看过程数据。
“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着重将传统施工质量控制的手段从事后转到事中甚至事前,从以往的‘改问题’转变成为现在的‘防问题’,我们这个项目结合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真正的把施工全过程中需要检测的质量数据都及时的展现给施工管理者和项目技术人员,将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控的时效性大大的提高,从而把临渭高速项目建成一个符合先进质量管控手段的高级公路。” 甘肃省公航旅集团临渭高速项目办主任黄晓宁说。
据了解,临洮至渭源高速公路是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G75)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甘肃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组成部分,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国家及甘肃省高速公路网络的结构,改善区域交通条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闻来源: 新华网
更多交通新闻资讯敬请关注:Bus365汽车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