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创新工作让农村道路交通更安全
近年来,安徽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积极推动建立“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触角到组”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网格化管理体制,坚持典型示范引领、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持续开展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大力提升农村地区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全力提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2016年,安徽国省道行经农村地区公路及县乡农村公路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死亡人数下降2.8%,全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安全五小工程”创新治理交通隐患 在县乡公路交叉路口设置一排警示桩、一块标志牌、一排减速带、一面凸面镜、一盏爆闪灯——被称为“安全五小工程”的建设,是2016年安徽省创新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的一个缩影。按照“随时发现、随时治理”的原则,全省各地将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贯穿全年,对公路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及时登记造册、及时研究提出整改意见,实行挂牌督办机制。公安交警、公路、交通等部门密切协作,深入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安全五小工程”建设,大力改善公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提升公路通行安全系数。 宿州市以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大力开展国省道和县乡公路交叉口“安全五小工程”建设,在埇桥区、萧县分别确定一条示范路,以点带面,推进全市“安全五小工程”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安全五小工程”156处。淮南市公安交警、公路部门联合对国省道和农村地区平交道口开展摸排,按照风险等级评估划分A、B、C三个等级,分步推进落实“安全五小工程”建设。黄山市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开展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县乡公路升级改造、村级网化县道安保计划、村村通路肩硬化等建设项目。 推进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示范点建设 2016年,安徽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积极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向乡镇、行政村延伸,大力推进以“两站两员”为代表的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组织体系建设和国省道沿线“交通安全村”建设。截至2016年底,全省设置乡镇交管站1043个,配备乡镇交通安全员1167人,设置率89.4%;设置行政村劝导站9629个,配备交通协管员13615人,设置率70.7%;全省国省道沿线共建设“交通安全村”1334个,建成率84.4%。 同时,安徽还大力推进乡镇交通宣传示范点建设。2015年10月,安徽省公安厅与省委宣传部、省政府应急办等十一部门联合下发《安徽省道路交通安全公益性宣传教育工作方案》,要求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有关单位建立公益性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七进”,重点合力抓好乡镇交通宣传示范点建设。目前,全省每个县(市、区)都确定了一个乡镇作为宣传示范点,积极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宣传。 安徽各地还结合农村地区风俗民情,创新宣传形式,大力开展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亳州、马鞍山等地公安交管部门联合辖区乡镇、派出所、农机站等基层单位,利用交通安全“大篷车”开展巡回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宣传展板、开展有奖知识问答等形式,向过往群众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宿州市公安交管部门联合市宣传部门,开展以“文明交通”为主题的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把交通安全常识和交通安全理念融入地方戏剧节目中,让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强化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 齐抓共管、协同共治是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途径,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安徽各地积极整合公安交警、路政、农机监理、农村基层组织等多方力量,拓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队伍,扩大管理覆盖面,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实行综合治理。 合肥市交通运管、公路、公安交警、农机等部门组织开展多次联合行动,重点加强对客货运车辆、农机车辆、校车及接送学生的车辆路检路查,同时,建立健全道路台账、安全隐患台账、机动车及驾驶人台账。铜陵市公安交警、农机部门联合下发《铜陵市开展拖拉机变型运输机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通报全市农机交通违法情况,加强农机车辆源头管理,提高农机挂牌率、检验率和驾驶人持证率。芜湖市建立“责任三包”制和“路长制”,乡镇交通管理员包行政村、包路段、包车辆和驾驶人交通安全管理,签订责任书,每周开展不少于一次日常安全巡查和检查。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我们将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强化督导检查、压实工作责任,不断推动全省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安徽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
新闻来源:中国警察网
更多交通新闻资讯敬请关注:Bus365汽车票官网